实现新旧动能转换,关键是科技,根本在人才。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坐落于烟台市国家级高新区的中心地带,背靠高新产业。依托区域优势,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,不断加强科研投入,培养新型“齐鲁工匠”,全面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。
编程、仿真、修正相关参数、再仿真、加工……这是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实训中心师生的常规训练,在学校数控实训车间里,一台集车间加工、培训、实验室、夹具及工具行业应用于一体的行业尖端设备,成为了师生完成该项训练的最亲密作业对象。

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教师周兴蒽表示,这个过程让学生逐步了解到,当前先进制造业的一些相关的应用,不光是要他们了解书本上的一些知识,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,能够让学生动手去操作。
培养先进制造业专门人才,离不开高精尖设备。学校投入三百万元购置了德国德玛吉五轴五联加工中心,这在全省高职院校中仅有两个。除此之外,学校还拥有CAD/CAM实训中心、数控仿真实训中心、电气自动化实训中心等24个校内实训基地,以及总价值达3000多万元的各类制造业领域尖端的教学设备。近两年来,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还紧密对接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育人工作,加快调整先进制造业人才培养步伐,学院组建了“3D数字化”、“先进制造”、“智能电气”、“机电维修”等工作室,以研究生的培养思路去培养专科生。

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段彩云表示,在工作室的架构下,学生可以完全参与到老师所带领的社会应用技术服务项目中去。个人的技术成长是比较明显的,也实现了最初所希望的那种,以工作室的架构,以培养研究生的方式,去培养专科生的想法。
在工作室文化的熏陶下,越来越多的同学成为了技术大拿。2015级机电系的乔旭跟随机电维修工作室的导师,从自研数控维修实验台开始,一步一步练就了自身过硬的技能,现在虽然离毕业还有好几个月,乔旭已经被多家企业争抢。

山东商务职业学院2015级学生乔旭表示,在工作室学习,要耐得住寂寞,整天面对这些设备,遇到困难要去钻研,这也应该是企业所看重的一点。
在机电系的课堂,一名企业工程师将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教学案例教授给学生,学生通过工程师的讲解,可以对产品的研发、设计、工艺、加工、制造等环节有更直观的理解。像这样的企业人员进校园讲课,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定期展开。去年九月份,学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方向进行重新调整,开启了校企协同工作室育人和校企深度融合育人模式。

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王风玲表示,我们希望的是学校培养的人才,和企业的需求,社会的需求,直接对接。
借助与先进制造业接轨的技术训练平台,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培养的学生成为了地方制造业企业争抢的“宠儿”。据了解,仅最近两年时间,学校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00多名制造行业尖端人才。越来越多的新型“齐鲁工匠”走向社会,有力支持了制造业的新旧动能转换。

烟台龙港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培伦表示,把良好的素质带到我们公司来,也给我们员工带来很大的改变。
瞄准新旧动能转换,以人才培养为抓手,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谋划引领各项工作走在前列,提升高职教育贡献力。新学期开学以来,几轮“大学习、大调研、大改进”讨论正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展开,通过活动的开展,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。

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耿建敏表示,新一轮的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全面升级战役,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已经拉开序幕。学校要与正在开展的大学习、大调研、大改进,和即将开展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有机衔接起来。把握好自身优势,找准理清短板弱项,在这场规模宏大的,新旧动能转换“变奏曲”中,奏响职业教育最强音。
来源:4月26日 山东教育卫视《新闻早敲门》
新闻链接: